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 加拿大pc微信二维码推广 > 新闻动态 >
我一直觉得,旅行最重要的意义是,带娃出去看外面的世界,这些是书本上给不到的。就像那句话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。
可是,带娃旅行8年后,再跟孩子沟通今年的旅行计划时,我才发现,自己错的有多离谱。
所以,今年暑假,我不打算带娃旅行了。以下的一些建议,出自个人,不能代表所有。家长们可以思考下,做出适合自己家庭的决定。
(本文系采访小诺妈后的真实记录)
“妈妈,我其实不想出去了”
每年的寒暑假,我都会规划着带娃出去,感觉每次出行,就像一次大迁徙,而且是有规律的那种。
通常我会从放假一个月之前,就开始做规划,先问下孩子们想去哪里,然后再开始设计路线。
包括到了地方后,先参观什么景点,再去哪里吃饭,最后回住所。
相当于,每次都要做一个完整的ppt方案,然后再慢慢推敲,还有哪里不合适,如何修改?
严谨到什么程度呢?路途中,看什么书,景点的历史,依据孩子们口味选餐厅,我每次都是尽心尽力。
回来的路上,我们还会做复盘,都看了什么风景,了解到了什么?孩子们负责说,我则负责录音,最后形成文档,作为下次出行的参考。
可这样做了一阵子,我发现,孩子们的得到感并不强烈,甚至二宝在出行之前,还会变得很紧张。
一会儿说,这个没带,一会儿说,那个别忘了。总之,一直在焦虑状态。
还好,8年坚持下来了,带娃逛的不少城市,看了不少风土人情。
今年我问孩子们,要去哪里?大宝和二宝相视一望,都没有说话。
我想发脾气,每年旅行就要大几万,你们居然没劲儿了?怎么回事?
但是,我还是耐心问孩子,是不打算旅行了吗?
大宝重重点了点头,二宝也跟着点头,我问,为什么啊?
大宝没说话,二宝忽然带着哭腔开始说:“妈妈,我其实不想出去了,想在家里。外面的世界再好,也不是我们家啊!”
大宝也开腔了:“妈妈,我觉得旅行很好,但也很累。所以,今年不想出去了,可以吗?”
我的情绪被俩娃已经带到了临界点,想发飙,但忍住了,没有说话,转身给娃们准备午饭了。
做饭的时候我一直在想,为啥孩子不爱旅行了?是我做错了什么吗?
旅行,其实不一定是必选项
刚开始带娃旅行,大宝4岁,二宝一岁,娃爹因为工作原因,没办法跟我们一起。我怀抱二宝,牵着大宝。说真的,还挺辛苦的。
但一想,能让孩子看到“更大的世界”,所以一直在坚持,到现在8年了,二宝都9岁了!
难道是之前的体验不好?我想了想,好像也不是。因为我们不是“特种兵式”打卡,每到一座城市,都要呆上四五天,也就去三四个景点,每个景点都有足够的时间。
那为啥娃还会不想去旅行了?
我思考了两天,才明白:“旅行,其实不一定是必选项。”
很多人会觉得,带孩子看世界,是家长的职责,趁着孩子还小,学业不重,多出去走走,长见识啊!
但却忽略了,小孩子之所以是小孩子,还和他们的身体发育、认知、心理成熟度等有关系。
每次出行,其实都是对他们的一次巨大冲击,哪怕只是到100公里以外的另一个城市。
所以,这次孩子们说“不想去旅行”,我也尊重了他们的意愿。
不过,这件事也带给我很大冲击。有些我们家长一直以为、信奉的“更好的教育模式”,不一定是正确的。
比如,带孩子观世界,他可能不一定感兴趣。
旅行,到底意味着什么?
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,觉得说的很中肯。
一个奇怪的现象:穷人的“富养”是,带孩子到处旅游,增长孩子的欲望;富人的富养是,教孩子看清世界的真相和规则,获得真正的能力。
有位朋友说,我带孩子爬泰山,我们一个泰山景点就玩了两天三页,我觉得很好啊!孩子也很喜欢啊!
是的,如果单纯的带孩子旅行,且没有特别多约束,其实还是挺好的。
但怕就怕的是,你回家后可能会要求孩子,写一篇作文,或者让他跟其他人讲讲,自己都看了什么,感受到了什么,这就太“功利”了。
有的孩子可能喜欢表达,有的孩子表达不出来,最后可能就对“旅行”充满了愧疚感,再也不想去了。
回想我带俩孩子旅行的事情,虽然,没有让孩子们写观后感,但也在娃爹面前炫耀了,还请俩孩子做分享了。
现在回想起来,二宝和大宝都有抗拒情绪,因为他们都不是特别喜欢表达的,硬着头皮做了分享。
还有,娃们的饮食情况,在家基本都是吃家里做的饭,低糖低盐低油。到了外面,要么点外卖,要么下馆子,娃们有些吃不惯。有一次,二宝还拉了三天肚子。
时下家长们热衷亲子游,更多是觉得,可以带孩子增长见识,却忽视了,旅行本身就只是一种体验而已。
旅行,到底意味着什么呢?
意味着目的地自由,想去哪里就去哪里,而不是提前做规划,只能去哪里。
意味着身心自由,想看什么就看什么,想吃什么就吃什么,没有任何约束。
意味着全身心的体验,答案在路上,自由在风里,而不是跟团跟风,打卡拍照。
对孩子来说,更是如此。换一个地方去感受新的生活。孩子们需要适应,需要接受各种感官刺激,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。
如果年龄小,适应能力弱,真的不一定是好事情。尤其是假期,人多车多,带娃出行,体验感下降一大截。
如果真的想带娃出去,出行前可以问自己和孩子几个问题,再决定,要不要去?
√ 这次旅行我们都是全身心投入的吗?
√ 旅行目的地是我和孩子都喜欢的吗?
√ 大家都真的期待这次旅行吗?
这两个问题,如果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,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开始准备了。相信你们会收获一个美好的旅行体验。
枕边育儿寄语:
带孩子出门旅行,比“见世面”更重要的是“当下的感受。”如果感受是不愉悦,甚至糟糕的,见到更大的世面,又如何呢?你们假期有旅行计划吗?
下一篇:没有了